我的图书馆| 远程访问|

读者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概况 -> 读者指南

武汉晴川学院图书馆手册

目录

01.图书馆概况

02入馆须知

03开放时间

04馆藏分布

05借阅规则

06电子资源使用导航

电子资源简介

校外远程访问

07图书捐赠

 

01图书馆概况

武汉晴川学院图书馆建立于20069月,新馆位于学校中心的晴缘湖畔,作为学校亲水型新地标建筑,图书馆是集学习研究、信息查询、知识创新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校园文献信息中心、自主学习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

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现有纸质藏书百万册,目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经管和人文社科藏书丰富的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保障体系,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支持。同时图书馆还拥有种类齐全、总量庞大的电子资源,包括电子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视频资源等多个数据库。

图书馆坚守“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服务理念,实行藏、借、阅、咨询、检索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近年来,图书馆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晴川”为目标打造图书馆服务宣传的品牌,每年以“4.23世界读书日”为依托,培育图书馆服务宣传的专题特色,将阅读学分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利用图书馆微信平台、读者交流群、海报等开展新书推荐及导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图书馆秉承公开、公平、共享的图书馆管理理念,以“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为服务宗旨,致力于开架服务、免费服务和优质服务,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网络数据库检索等服务。

 

02入馆须知

当您走进图书馆准备徜徉知识的海洋时,请别忘记良好的阅读环境离不开您和图书馆的共同维护!

1.校内师生读者凭本人一卡通方可入馆。

2.提倡文明礼貌,维护文明整洁的学习环境,请勿随地吐痰、乱丢废弃物。

3.请爱护图书馆公共设施,不随意搬动阅览桌椅,不擅动消防设施。

4.请保持馆内安静,请勿大声喧哗,将手机调成振动或静音模式,以免影响他人。

5.请爱护图书馆书籍资料,污损、遗失图书的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6.图书馆实行全开架阅览,请将阅后图书放入原处或者交由工作人员处理。
7.
请勿使用书本等物品占座,公平利用阅读空间。离馆时请将物品带走,一周内未办理认领手续的物品将视为无主物品处理。

8.请妥善保管好个人财物,重要物品请随身携带。

9.未经图书馆许可,请勿在馆内张贴或散发广告以及其他未被允许的宣传品或使用专业摄像摄影设备拍摄。

10.请注意用电安全,严禁携带大功率用电器(如电暖器、电吹风、电暖宝等)入馆。

11.严禁在馆内任何地方吸烟、用火,一旦触发烟感报警,需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请自觉遵守上述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做文明读者。

 

03开放时间

1.考研学习专区(一楼南区)

周一至周日7:00-22:30

2.   图书馆主楼

周一至周日7:30-22:30

(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04馆藏及楼层分布

类号

类名

位置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图书馆三楼北区

B

哲学、宗教

图书馆三楼北区

C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三楼北区

D

政治、法律

图书馆四楼北区

E

军事

图书馆四楼北区

F

经济

图书馆二楼南区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图书馆四楼北区

H

语言、文字

图书馆四楼北区

I

文学

图书馆四楼南区

J

艺术

图书馆三楼南区

K

历史、地理

图书馆三楼南区

N

自然科学总论

图书馆二楼北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图书馆二楼北区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图书馆二楼北区

Q

生物科学

图书馆二楼北区

R

医药、卫生

图书馆二楼北区

S

农业科学

图书馆二楼北区

T

工业技术

图书馆二楼北区

U

交通运输

图书馆二楼北区

V

航空、航天

图书馆二楼北区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图书馆二楼北区

Z

综合性图书

图书馆二楼北区

 

05借阅规则

1.本馆图书均开架阅览,读者凭校园一卡通可在一楼自助借还书机上办理借还书,无法操作成功的请到服务台办理。

2.学生每人每次限借10册图书,借期为30天;教职工每人每次限借20册图书,借期为60天,借阅期满前可续借一次,续借期限为30天。

3.纸质期刊原则上不外借,师生有借阅需要者可通过服务台办理短期外借(不超过10天)或复印。

4.为保证图书的正常流通,请读者按期归还所借图书,对逾期者将按照每册每天0.1元的标准收取逾期费,每册图书的超期滞纳金不超过3.00元的可免除;个人账户上有超期记录未做处理的将被暂停借阅,直至超期问题处理完结可恢复借阅。

5.请爱护图书文献,不得圈点、批注、污损、撕毁、遗失,如发现以上行为将按本馆相关规定处理。

6.请勿将未办理借阅手续的图书、期刊带出图书馆。

7.学生因中途退/休学、毕业离校、教职工离职等,需还清个人所借图书方可办理相应手续。

 

06电子资源使用导航

电子资源简介

1.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以全文数据库形式大规模集成出版学术期刊和学术辑刊文献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收录了学术期刊八千余种,文献量超过5000万篇,其中专有授权期刊1612多种,专有授权核心期刊900种,占所有核心期刊的63%;收录学术辑刊890种,累积文献总量30万余篇。

2. 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收录自1980年以来我国900多家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论文,涉及全国985211重点高校、中科院、工程院、农科院、医科院、林科院等机构的重点精选博硕士论文,内容覆盖各学科。论文共计680万余篇,其中211高校论文收录量占总量的97%以上,每年增加约30万篇。

3.超星汇雅电子书

汇雅目前馆藏电子图书总量在330万种以上,涵盖中图分类法22个大类,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图书资源库,每年的新增图书超过15万种。同时拥有来自全国700多家专业图书馆的大量珍本、善本,民国图书等稀缺文献资源。

4.超星发现系统

以近十亿海量元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仓储、资源整合、知识挖掘、数据分析、文献计量学模型等相关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异构数据库群的集成整合、完成高效、精准、统一的学术资源搜索,进而通过分面聚类、引文分析、知识关联分析等实现高价值学术文献发现、纵横结合的深度知识挖掘、可视化的全方位知识关联。

5.超星百链数据库

百链实现了500个中外文数据库系统集成,利用百链云服务可以获取到1800多家图书馆几乎所有的文献资料,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全面的获取资源服务。百链拥有9.5亿条元数据(包括文献有:中外文期刊、中外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并且数据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百链可以通过500个中外文数据库中获取元数据,其中收录中文期刊15000万篇元数据,外文期刊33080万篇元数据。利用百链可以通过文献传递方式获取到图书馆中没有的文献资料。中文资源的文献传递满足率可以达到96%,外文资源的文献传递满足率可以达到90%

6.超星名师讲坛

收录了各领域名师大咖的优质讲座,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影像技术,将他们的前沿思想、专业技术或成功经验系统的记录、保存,并深度编辑制作成精彩视频,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传播。自2006年始,超星名师讲坛目前已拍摄名师10000余位,数量16万余集,主讲老师多来自全国重点高校或机构的知名教授、学者。

7.万方选题

以万方数据库海量学术资源为基础,进行了分布式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语义分析,提供学科热点主题演化分析、前沿主题追踪、交叉学科探测、领域新兴主题挖掘等选题发现服务,以及高质量文献推荐和已定选题新颖性评测等服务,为具有科研立项、论文写作需求的学术研究人员提供选题解决方案。同时,指导学科管理人员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支撑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

8.读秀学术搜索

读秀是由海量全文数据及资料基本信息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其以430多万种中文图书、10亿页全文资料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深入内容的章节和全文检索,部分文献的原文试读,以及高效查找、获取各种类型学术文献资料的一站式检索,周到的参考咨询服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搜索引擎及文献资料服务平台。

9. 维普考试服务平台

维普考试服务平台是集职业题库、高教题库双题库于一体,包含海量试题试卷资源,并提供精品题库复习训练、试题试卷浏览查询、行业考试资讯动态的考试应用服务型产品。职业资格模块共有十一大类,包括党建思政、公务员、工程、语言、金融会计、计算机、医学、研究生、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资格等。高教题库模块按照教育部学科分类组织了十二个大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为高校学生复习备考各科专业课程提供支持。

除自有资源外,我馆还有设计师之家数字图书馆、MET外国语言学习馆等试用资源,在图书馆主页上均有链接。

 

访问方法

1.校外IP远程访问:

读者使用时可访问链接https://qcuwh.metaersp.cn,点击右上角登陆,使用统一身份认证账号登录,登录后可以看到电子资源列表,直接点击资源名称即可使用。

2.校内IP直接访问:

读者使用校内ip登陆时,可直接访问武汉晴川学院图书馆首页http://tsg.qcuwh.cn/,进入“数字资源”—“数据库”,可使用列表中所有数据资源(含试用数据库)。

3.   注意事项:

如遇统一身份认证无法登录,请联系网络中心(电话:87934427)。

账号仅限我校师生员工个人学习、教学及研究使用,禁止将个人账号和密码告诉校外人员,更不允许利用获得的文献资料进行非法牟利。请勿使用网络下载工具如迅雷、flashget等批量下载或多线程下载。发现违规行为,将自动停止该IP或账号对数据库的访问权。

如遇其他问题可咨询系统技术部樊老师(QQ59228295,电话:87934431)。

 

07图书捐赠

为广开捐赠途径、明确收赠原则、知悉捐赠办法、明晰入藏方式以及加强保存利用,图书捐赠具体办法规定如下:

一.捐赠文献资料入藏标准

1.内容符合本校教学科研范围;

2.为正式出版物;

3.适合大学及以上程度;

. 下列图书不予入藏

1.非正式出版物(具有学术价值的除外);

2.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之规定的图书;

3.品相不好、破损图书;

4.不成套且内容陈旧的图书;

三.捐赠方式

1.到馆捐赠

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 11:30 13:00 16:00

地点:图书馆资源建设部

联系电话:027-87934432

2.邮寄捐赠;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图书馆资源建设部    

邮编:430204

. 捐赠图书的利用和回馈

1.符合图书馆收藏标准的赠书,图书馆将加盖捐赠图书馆藏章,收为学校图书馆馆藏。

2.图书馆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对捐赠图书进行分类编目,然后分别入相应阅览室进行利用;或设捐赠图书专架陈列,就室阅览。

3.我馆统一制作“图书捐赠证书”,发放给捐赠者作为永久纪念。

 

 

 

联系我们

官网:http://tsg.qcuwh.cn/

电话:027-8793(咨询服务台)

邮箱:tsg@qcuwh.edu.cn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 

邮编:430204